今日港股市场再度迎来一波猛烈的杀跌行情,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幅超过3%,不仅失守了20天和30天均线的重要支撑,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恒生指数也大幅下挫近2%,蔚来汽车跌幅一度超过8%,中芯国际更是跌逾7%。近期,港股市场在业绩发布后出现了筹码兑现的现象,这既可能与前期市场预期过高有关,也可能与南向资金的投资策略调整有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港股市场的这一波杀跌呢?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前期热点板块的筹码过于拥挤,市场出现了兑现情绪;另一方面,随着年报和季报披露期的到来,市场对一些公司的业绩表现心存忌惮。此外,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4月2日征收广泛的对等关税,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这一消息无疑给全球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港股市场的杀跌影响下,A50指数也出现了大跳水,跌幅扩大至1%。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受到了波及,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均出现下跌。截至午间收盘,两市上涨个股数量远少于下跌个股,市场成交量也保持在高位。机器人概念股领跌,消费电子、AI算力、半导体等题材板块也跌幅居前,仅深海科技概念股逆势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市场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巴菲特增持日本资产之后,日经指数走势明显强势,亚太主要股指也集体上涨。印度股市更是连续拉出四连阳。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与港股核心资产大涨后,对冲资金兑现筹码并流向日本和印度股市有关。 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接下来市场又该怎么走呢? 首先,从市场内部的结构来看,今日股市的杀跌并未带动国债大幅上行,这意味着资金的风险偏好可能并未下降得太快。其次,此次市场杀跌显然是投资人对业绩报和外围不确定性的担忧所引发的筹码兑现情绪。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四五月份的行情操作难度一般也比较大。 然而,今年稳增长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国元证券认为,尽管今年1-2月经济数据在工作日因素扰动下取得,但总体平稳,表现出经济的韧性。不过,当前复苏仍然较为温和,叠加美国关税加征影响逐步显现,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仍需政策接力并加快落地。近期,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随后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都凸显出稳增长的坚决态度。 高盛此前也表示对A股市场(如沪深300指数)较为看好,预计2025年底沪深300目标点位在4600点左右。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将推动盈利增长和估值修复,并更倾向于相信政策红利的长期效应。这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是市场需要的信心和心态。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