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备受市场瞩目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正式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1年期LPR维持在3.1%,5年期以上LPR保持在3.6%,两个品种LPR均与前值持平。至此,LPR已连续6个月保持稳定,未出现调整。 业界对于4月份LPR继续“按兵不动”的结果普遍表示符合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4月份以来政策利率维持不变,这为LPR的定价基础奠定了稳定基调,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本月LPR报价将保持不动。此外,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这也是LPR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从总体情况来看,年初以来LPR持续未动,根本原因在于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王青进一步分析道,“尽管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宽松,但在经济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下调LPR的迫切性并不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4月份流动性缺口较小,资金面相较于3月份更为宽松,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压力仅为1000亿元,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相对可控,因此逆回购利率下调的紧迫性不大。尽管面临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但股市情绪修复弹性较强,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总量宽货币工具快速落地稳定市场预期的必要性并不高。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另据央行近日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达9.78万亿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此外,明明还提到,4月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汇率压力或进一步加大。4月初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抬升至7.4以上,虽然当下回归7.3附近,但未来不确定性仍高,总量降息操作或等待更好的时机。 展望后期货币政策走向,王青预计,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来看,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或已成熟。短期政策利率可能调降30个基点,降幅与去年全年相当,进而带动LPR报价下行,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较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是当前促消费、扩投资,大力提振内需,对冲潜在外需放缓,切实增强宏观经济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明则认为,结合当前基本面修复情况、股市回暖节奏以及汇率压力来看,预计短期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潜在冲击。同时,在政策优先级上,降准或高于降息。他解释说,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增强银行体系的资金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为后续可能的降息创造条件。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的走向备受关注。市场各方期待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后续货币政策将如何调整,我们将持续关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