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惠普在中国台湾地区掀起了裁员风波,据悉,10月份将有两批次的人力调整,其中研发单位将裁员20至30人,甚至连惠普副总裁及高阶主管也将面临变动。这是惠普首次大规模对研发团队进行裁员,引发了广泛关注。 其实,早在2022年末,惠普就曾宣布“未来转型计划”,并透露预计在2022-2025年间裁员4000-6000人。如今,这一人事调整仍在持续进行,不仅给员工带来了职业危机,也让外界对惠普的未来发展策略产生了诸多质疑。 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惠普的净营收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增长,达到了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这是自2022财年第三财季以来,惠普首次实现净收入同比增长,为该公司带来了一丝曙光。然而,尽管营收有所增长,惠普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2024财年第三财季净利润仅为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 从具体产品线来看,惠普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个人电脑市场,惠普遭遇了戴尔、联想等强劲对手的激烈竞争。随着消费者对移动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个人电脑市场逐渐萎缩,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在打印机市场,惠普同样面临着佳能、爱普生等品牌的激烈角逐。市场份额的逐渐下滑,导致了惠普营收持续下降,特别是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其中,个人系统业务作为惠普超60%营收的来源,其增速放缓更是让惠普倍感压力。 为了应对营收下降带来的困境,惠普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虽然这一举措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但却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裁员不仅影响了员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也对惠普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此外,裁员还可能导致人才流失,进一步削弱惠普的竞争力。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