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实现平稳开局,展现强劲韧性与活力 4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详细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背景下,实现了平稳开局。 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出口展现强劲韧性 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达到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在压力下展现出强劲韧性。其中,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增长,中国制造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装备出口分别增长10.8%、16.2%,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8.2%。 进口需求稳步增长,消费市场平稳向好 进口方面,一季度国内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带动零部件和设备进口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进口分别增长95.6%、52.5%。同时,消费市场平稳向好,部分民生商品进口增加,如食用油进口值增长12.1%,干鲜瓜果进口量增加8.3%。 民营企业成外贸增长主力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比提升至56.8%,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对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7.4%、9.6%、5.2%;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分别增长7.1%、4.8%。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其中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67.4%,高端机床增长16.4%;进口高端设备增长25.6%,手术机器人增长47.5%。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中欧、东盟贸易持续向好 近5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约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超过6.7万家,创近3年同期最高;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1.4%;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至16.6%。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再创新高 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整体外贸比重继续提升至51.1%。这体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海关总署:严格依法实施对美反制措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针对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行为,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中国第一时间坚决实施必要的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国际贸易规则。海关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海关总署:看多看好中国依然是众多外资企业的共识 王令浚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这些将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尽展优势,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看多看好中国依然是众多外资企业的共识。 海关总署: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尽管我国出口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了自身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海关总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拓展新兴领域合作 吕大良透露,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海关总署:AEO认证助力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王令浚表示,海关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培育力度,让更多企业享受AEO认证带来的通关便利和贸易成本优势。一季度,获得海关AEO认证的民营企业增加了116家,达到2670家。获AEO认证的民营企业出口、进口分别增长了8.6%、8.5%,比民营企业整体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实现了平稳开局,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