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半导体全产业链替代步伐显著加快,在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浩荡浪潮中,深市相关企业正以底层技术的突破性创新,重塑着“中国智造”的新坐标。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更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为半导体国产替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引领国产替代加速4月初,中美宣布互加关税,这一举措在多名分析师看来,反而利好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攀升。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迅猛、研发难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但深市半导体企业坚定地走上了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道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志科技致力于高性能及高效能计算架构、先进制程与封装设计技术、AI算法与应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产品研发流程和质量体系。从2022年至2024年,全志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8亿元、4.87亿元、5.3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保持在20%以上。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还丰富了产品矩阵,在多个下游应用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江丰电子则长期聚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材料及溅射靶材领域,建立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国产装备的世界一流溅射靶材生产基地。公司实现了超高纯铝、钛、钽、铜等全系列先端靶材的产业化,打破了美、日的垄断。其产品成功应用于最领先的技术制程,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超高纯溅射靶材已批量应用于最顶尖的技术节点,跻身全球领域的第一梯队。 供应链自主可控构筑竞争优势在加征关税推动进口产品成本上升、国产替代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深市半导体企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原材料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江丰电子的关键优势之一,也是国产替代逻辑的重要支撑点。目前,江丰电子已与主要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多年布局,实现了原材料采购的国内化、产业链的本土化,构建了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江丰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内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对半导体元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江丰电子有望凭借尖端的技术创新,在原材料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助力下,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性能,进一步巩固与全球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新客户与新市场,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广合科技虽然直接出口美国营收占比极低(截至2024年仅为0.12%),但公司核心业务为服务器PCB(印制电路板),因产业全球分工的原因,PCB下游客户广泛分布在东北亚、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广合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而言,全球范围内加征关税对行业产业链的重构将带来深远影响。公司将积极与下游客户密切联系,共同协调,设法降低加征关税对业务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快全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以及产能过于集中的风险。 资本市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市半导体公司紧跟行业向好趋势,业绩企稳回暖。资本市场也为深市半导体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全志科技上市后提高了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并吸引了优秀人才的加入,为研发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江丰电子则通过合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如实施可转债和定增的募投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主要靶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质量。 在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深市半导体公司还积极响应“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江丰电子近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并已实施完成回购股份方案。公司还积极探索业务新增长点,将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发展为公司第二业务板块,用坚实的业绩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提振投资者信心。 广合科技也于日前发布公告,将进行分红。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人民币4.8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4112800.00元,本年度现金分红占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9%。 在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浪潮中,深市半导体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供应链自主可控为支撑,以资本市场为助力,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贡献着重要力量。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