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OPPO、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在折叠屏手机领域发力,竞相推出新品,在柔性屏技术、铰链结构设计以及轻薄化等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显著突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新品迭出,业界普遍认为,当前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阶段,面临着技术瓶颈、成本控制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重挑战,短期内市场增速放缓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 3月20日,华为携其首款阔折叠屏手机Pura X震撼登场,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仅仅十日之后,该款手机便正式开售,线上线下均出现了抢购热潮,彰显了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高度热情。而在此之前,OPPO的轻薄大折叠手机Find N5也已于2月26日开售,同样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部分版本甚至一度缺货,供不应求。 自2019年折叠屏手机首次问世以来,其独特的外观形态和差异化的用户体验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将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市场突破的重要抓手,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华为以接近半数的市场份额领跑,荣耀、vivo、小米和OPPO紧随其后,分别占据了第二至第五的位置。 随着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柔性屏、铰链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共同推动这一新兴市场的繁荣。屏幕供应商京东方A表示,其柔性AMOLED产品在折叠、LTPO等高端旗舰手机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供应商斯迪克则成功实现了多层柔性光学材料的复合应用,有效解决了折痕明显与易脱胶的行业难题,为折叠屏手机的品质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宜安科技生产的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已在折叠屏手机上实现批量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折叠屏手机的耐用性和用户体验。而UTG(超薄柔性玻璃盖板)等配件的供应商如蓝思科技、长信科技等也在积极研发和生产,以满足折叠屏手机对高品质配件的需求。 然而,尽管产业链企业不断发力,但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局面仍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扭转。IDC数据显示,尽管经过五年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在2024年的新机出货量仍仅占全年所有新机出货量的3.2%。IDC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在1000万台左右徘徊,直到2026年之后,出货量才会重新进入明显增长期。 “过去几年,折叠屏手机的用户多以尝鲜为主,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移动办公、大屏娱乐等方面。”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表示,“虽然折叠屏手机在轻薄、续航、影像、折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缺乏更多的使用场景,且产品价格和使用体验相比直板产品并无绝对优势,导致使用人群暂时难有更大突破。” 今年以来,仅有华为、OPPO等少数厂商推出了折叠屏新款机型。郭天翔透露,更多国内厂商对于折叠屏手机市场持观望态度,很多品牌都缩减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线,降低了出货目标。这反映出折叠屏手机市场在当前阶段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折叠屏手机市场目前处于调整阶段,增长放缓且面临多重挑战,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价格的逐渐下降,折叠屏手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升,折叠屏手机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