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能源署官网10日消息,该机构于9日发布了一份特别报告《能源与人工智能》,对能源与人工智能(AI)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全球性分析。报告指出,在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动下,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用电量预计将实现一倍以上的增长,这一趋势无疑将给全球能源安全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新的挑战。 报告详细分析了过去五年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的增长情况,显示其占比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若按照这一增速持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激增一倍以上,达到每年约945太瓦时,这一数字甚至略高于目前日本一年的总用电量。 报告还通过具体数据揭示了数据中心耗电量的惊人规模。以一个100兆瓦的数据中心为例,其耗电量足以满足10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而对于那些正在建设中的新数据中心而言,其耗电量更是惊人,甚至可供多达200万个家庭使用。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强调,数据中心用电量的激增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碳排放的增加。据预测,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将从目前的1.8亿吨攀升至2035年的3亿吨。而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高达416亿吨,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了数据中心能耗增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面对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建设新的发电厂和升级电网等,以满足这一需求。然而,国际能源署也指出,尽管各国在努力扩大能源供应能力,但仍有约20%的规划设施可能面临并网延迟的情况,这将对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 综上所述,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揭示了AI技术驱动下的数据中心用电量飙升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对全球能源安全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带来的新挑战。未来,各国需要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