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时着重指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他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李强特别提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自2024年以来,多项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实施,各地也纷纷发布征集公告,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已成为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关键抓手,未来或将有更多支持举措出台。 收购存量房:保障房建设新路径“在当前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大背景下,充分释放房地产的发展潜力将是政策的关键着力点。”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记者表示。她认为,当前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已得到进一步凸显。2024年以来,中央及监管部门已落地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项债等多项支持措施,更多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举措或已在酝酿之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定位已明显提升,这要求各地在未来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结合收购存量商品房来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80个城市(区)发布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公告。进入2025年后,虽然各地收购存量商品房征集公告的发布频次有所减少,但部分地区收购项目的资金已逐渐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部分城市的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例如,临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月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临沧已成功完成首个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收储工作,实现了在优化商品房存量、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渠道上的零突破。 加大支持力度,拓展房源用途对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李强在调研时明确提出,要落实好各项相关政策,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并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的精神指引下,近期,北京、广州等多地已表态将推进存量房盘活工作,并将其与保障性住房、安置房筹建相结合。 北京于4月14日召开全市2025年度住房保障工作部署会,要求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任务。会议强调,要坚持盘活存量为主、适度新增为辅的原则,通过新建、存量商业办公、厂房、社区配套用房等非居用房改建以及统筹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等方式,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的任务。同时,全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 严跃进认为,北京市本次召开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重视,也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有效对接。尤其是积极将存量房改建盘活和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工作、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进行对接,既能更好促进存量盘活,也能更好解决各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 此外,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月1日发布的《广州市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也明确提出“推进购买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保障房”。沈阳市房产局4月7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沈阳市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购力度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的行动方案》则明确要求,2025年至2027年,全市将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3.2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收购存量商品房1.2万套用作公租房、2万套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收购一定数量的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和养老服务用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区均对已收购存量商品房的用途进行了拓展。陈文静认为,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放宽收购标的物范围、扩大收购项目的用途范围等举措均有助于加速推进收购节奏。目前各地在进一步拓展房源用途、降低资金成本等方面仍存在着政策优化空间,未来各地将继续完善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配套政策。 严跃进表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会有更多新的政策和支持举措出台,以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