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美国汽车行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政策震荡。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在混乱中寻找突围之路,力图稳定市场信心,甚至借势实现逆袭。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福特汽车成为了最早作出反应的企业之一。公司迅速推出了“美国制造,为美国服务”的员工定价计划,并随后向所有消费者开放。这一计划以接近甚至低于经销商发票价格销售汽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但福特坚信,此举有助于巩固其在美国核心市场的销售势头,并有效缓解消费者因关税可能带来的价格上涨焦虑。 福特不仅在关税生效前向经销商提前发出通知,还承诺在员工定价计划期间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该计划自关税生效当天起正式实施,并将持续至6月30日。这一举措迅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堪萨斯州奥拉西的福特林肯经销商马克·麦克艾弗(Marc McEver)表示:“我非常喜欢这个计划,我认为它会推动销量。这真的令人兴奋,对消费者来说,这是真正的实惠。” 福特的这一创新举措很快在业内引发了效仿潮。斯泰兰蒂斯公司紧随其后,宣布推出类似的员工定价计划;现代汽车则承诺在至少两个月内不涨价,以进一步缓解消费者的担忧。这些举措的效果迅速显现,特朗普政府宣布关税将于本月初正式生效后,消费者纷纷涌向经销商,提前购车以避免未来可能的价格上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美国汽车评估机构凯利蓝皮书的浏览量激增30%,市场热度空前。 然而,尽管短期内销量表现强劲,但长期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科克斯汽车公司执行分析师埃琳·基廷(Erin Keating)认为,这些举措虽然有利于销量提升,但更是车企对外宣示“本土企业”身份的良机。尤其是福特与斯泰兰蒂斯,这两家公司在美国拥有庞大的业务基础和本地品牌,在市场定位上更容易赢得消费者信任。不过,基廷也指出,此举虽然有助于清理库存,为新款车型腾出空间,但长期销量仍受多种因素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斯泰兰蒂斯的销量下降了约12%,福特下降了1.3%。而随着摩根大通将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从40%上调至60%,企业与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仍在持续动摇。基廷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说‘必须现在买’,是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哪怕只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衰退,车企也必须在当下抢占主动。” 此外,一位不具名的美国汽车经销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出示了一份调查,内容显示,截至目前,福特和斯泰兰蒂斯的品牌库存天数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美国汽车行业平均库存天数为89天,而福特和斯泰兰蒂斯旗下的Ram和Jeep等品牌的库存天数则高达110天至130天。传统上,60天至80天被视为库存健康区间,这进一步凸显了车企在面临贸易政策变动时的库存压力。 面对贸易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美国汽车制造商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们深知,谁能在逆境中打动消费者,谁就有望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保住市场份额,甚至实现超越。因此,尽管长期走势充满挑战,但车企们仍在积极寻求创新策略,以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政策震荡。 |
说点什么...